by 是日創意文化總編輯 凱薩琳.杜

 

編輯手札(五)

 

之前我常合作的印刷廠,因為某些原因,不能承接這個案子,

於是我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廠商來製作,這真的是一大挑戰,

其中也包含了選紙,如果我用常配合的印刷廠,

基本上可以全部的託付信任,也不用自己再去找紙廠叫紙。

 

前面有提過,彼得是一個非常非常注重每個細節的人,

所以光是選紙,我就找了8家紙廠。

但他說:「我要那種很質樸的紙(術語就是沒塗布),要印成Kinfolk那樣。」

 

沒塗布的紙難找就算了,找到的不是紙色偏黃、磅數不夠,再不然就是根本數量不夠。

當然歷經千辛萬苦之後,內頁紙找到了,封面跟書衣,彼得還選了兩種不同的進口美術紙(超。級。貴)

 

#望天留下兩行清淚

 

後來總算在朋友推薦下,找到了新的印刷廠,第二次與印刷廠經理見面,

他看著我們製作工序複雜的設計,大聲說出:「雙書衣是誰想的?」

 

因為彼此還很陌生,所以當下被他的大嗓門嚇到,我跟彼得差點沒有拉耳朵下跪:「我們錯了。」

 

「版本多、贈品多、數量大,你們知道這個書衣設計是要先燙黑在壓凸吧!

然後封底的字那麼小,又要先四色印刷,你還想要12月底交貨,怎麼可能?!

內頁紙你選了沒?你印這個數量知道紙要定抄吧!抄紙就要一個星期,我現在幫你打電話訂。」

 

「杜小姐你現在過來,把版本跟數量都給我講清楚,你不說清楚的話,後面會有問題。」

(但我每次想開口說清楚,他就會叫我先不要講那個。)

 

那天晚上回家路上,想著自己過去真的是好日子過盡,現在被當剛出社會的妹妹一樣教訓。

 

#何嘗不是一種回春術

#後來其實印刷廠經理幫了很多忙

 

懂印刷的朋友跟我說,你這個壓凸其實很難做出來,要不要改局部上光。

雖然很了解彼得的個性是不可能妥協,但基於風險管理,

我還是跟他說最後有可能會這樣,但我們還是先試試。

 

於是我們開始了睡印刷廠的旅程。

 

有很多粉絲私訊是日說:「彼得的親簽版,是印刷的、還是一本本簽的。」

 

各位,我可以告訴你們,今天如果我提議簽名用印刷的,明天他就會把我換掉了。哈哈!

這個人寧可手酸,一邊簽一邊念說:

「今年可能又辦不成簽書會,我希望大家還是都能拿到親簽版,

然後不要像以前一樣都用搶的,數量要夠。」

 

於是在印刷廠裡,我們邊看印、邊簽名,還一邊要做各類的策略跟製作物。

每天睜開眼睛就去印刷廠報到,到凌晨才能回家。

我勸他說:「要不要有幾台不要看,你回去睡覺。」

 

他總是回答:「反正我簽名也還沒簽完,就邊簽邊看;而且白沙很重要,一定要看。」

 

#其實沒有一張照片他覺得不重要好嗎

 

由細節堆疊出來的作品,

其實這就是他完美主義的偏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