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Angela  鄭詩瑜

出自:《人生很難,就想活成喜歡的樣子》

 

把握當下,勇敢去愛

 

 

「有病」曾經是離我很遙遠的事,很幸運地從小就是個健康寶寶,家人親友也大多活的平安順遂;我曾經以為人生可以簡單幸福,直到我遇見東東。

 

喜歡上一個有病的人,愛上一個人生很難的人,我的人生也從簡簡單單變得複雜又艱難。

 

認識東東的時候他就已經有病了,不知道沒病的他是什麼樣子,在當時我的眼中,他總是在檢視自己、否定自己,就算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,也會抽絲剝繭、層層分析挖掘到最深處,好像不知道什麼是放過自己或放過別人,個性有些敏感也有點尖銳。起初,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有病的他相處,有時想真心安慰他而說出來的打氣話語:「加油」,卻也會惹毛他。

 

我身旁朋友對東東的第一印象幾乎都是:有點憂鬱、負面、憤世嫉俗,就連我們交往的前兩年,其實我也是一直這麼認為的。直到多年磨合、更認識他之後,才發現他可能已經是我認識的人中,最努力生活又樂觀的人,他讓我看見,什麼是遇到困境還能繼續靠著自己努力並且正直的好好活著。

 

認識他之後的這幾年,我的人生從簡單變得複雜,開始了解事情不是非黑即白,開始面對正視自己的缺點,學習如何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他人,雖然生活上很多地方看似我在照顧他,反而是他給我更多的力量好好深刻地活著。

 

陪伴很辛苦,但不要委屈自己。

 

但這幾年依舊是辛苦又艱難的。有病曾經離我很遠,但現在它成了我的日常,我必須去了解 NF2 這個罕見疾病,必須試著理解病人的心情和需求;但同時我也是第一次當病人的陪伴者,我第一次和有病的男朋友交往,第一次和有病的老公經營婚姻,我也必須理解陪伴者的心情和需求,同時又不想委屈自己。

 

陪伴者的辛苦,除了要身體力行去照顧病人的不舒服和各種需求、得不斷跑醫院外,對於我最難消化的是面對病人的情緒,時常有無妄之災;雖然這是我選擇與他相伴的結果,但陪伴者也有權力能生氣、也要有發洩情緒的管道。面對這一切,我沒辦法時時刻刻以正面樂觀的態度來面對,還好也不需要這樣。

 

剛好在東東最嚴重的腦部手術那次,我正面臨工作上新的挑戰,同時我的爸爸突然有狀況,也面臨生死關頭的手術,當時的我壓力巨大,在工作、林口長庚、桃園醫院之間,蠟燭三頭燒。我永遠記得,當時在加護病房的東東非常脆弱,他一看到我,馬上緊握我的手並潰堤大哭,而當時的我也很脆弱,雖然我是那個健康的陪伴者,但我也曾緊握病床上東東的手並潰堤大哭。

 

雖然他才是有病的人,但我也有需求和情緒。當我們選擇繼續陪伴彼此,我期待的是彼此互相扶持,要讓病人伴侶知道我的所有狀況,在各自能付出的部分努力。儘管這個過程真的很累、有時不免心力交瘁,未來無法保證能一直堅持,但如果有重新來過的機會,我想我還是會選擇走這一遭。

 

這和我原本想的幸福人生完全不一樣,遠比我以為的辛苦,流了比想像中更多的汗和更多的淚,但也可能就是因為流過這些汗和淚,現在的笑才更顯得深刻。雖然我們聊天時常常會責怪這個病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好難,但想想東東說的也沒錯,很多問題都跟有病沒病無關,就算他沒病,我們也會有其他的人生難題。

 

每個人都以不同的形式有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,而我們也努力用我們的方式經營著屬於我們的幸福。